原標題:[評論]警惕中美貿易摩擦“戰火”蔓延其它領域
中美貿易摩擦“戰火”可能會蔓延至投資、金融領域。同時,美方還可能會加強對聘用可以獲取敏感信息的非美國籍員工的審查,收緊赴美相關專業的學生簽證和學術交流,進一步指責“網絡”間諜行為。
該來的風暴遲早會來。2018年3月22日,在對華“301調查”報告出來後,特朗普簽署了《美國關於301調查的行動之總統備忘錄》,並發表了題為《特朗普總統簽署針對中國經濟侵略的總統備忘錄講話》。講話題目提到“經濟侵略”,彭斯副總統直言該行動是美國“經濟投降時代的結束”,特朗普總統聲稱要對600億美元左右的中國輸美產品加征25%的關稅,並要求中國將美中貿易逆差減少1000億美元,由此來看,將其定位於中美“貿易戰”似乎並不為過。而且特朗普在該講話中最後還提到,“這是眾多手段中的第一個。這是第一個,但這是密集進攻的首發子彈。”似乎特朗普政府還會不斷擴大中美貿易戰,而且戰場可能延伸到其他經濟領域。那麽,特朗普政府究竟會選則哪些經濟“戰場”,後續會采取哪些政策選項?
首先,貿易領域仍然是重點。特朗普政府短期目標的重中之重就是大幅減少美中貿易逆差,這意味著貿易領域仍將是其首要戰場。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已經發布的《2017年中國履行WTO承諾報告》、《2018年貿易政策議程》、《2018年國家貿易評估報告》中,對於中國,美國關注的幾大領域分別是產業政策、知識產權、服務業、數字貿易壁壘、農業、透明度和法律框架,這些報告還詳細闡述了每個領域中美國認為需解決的問題。中美貿易戰,美方首先針對的是所謂中國給美國商業利益造成了“不合理或歧視性”的限製的四個方麵,即強製技術轉讓、歧視性許可、政府支持投資兼並獲得美先進技術、網絡竊取商業信息等。這四個方麵僅僅是美方認為中方亟待解決之眾多問題的一部分。接下來最值得關注的是兩個方麵。一是數字貿易壁壘,包括雲計算限製、網絡過濾和攔截、網絡電話服務、域名規則、跨境數據轉移和數據本地化、對網絡電視和娛樂軟件的限製、加密、對網絡支付服務的限製等。
按照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時間表,2018年和10月和2019年3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要向其提交最後兩份數字貿易報告,屆時中美雙方難免一番惡戰。另一個方麵是美台開始自由貿易區談判。隨著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幾位副代表的到位,美方可能在2018年先後結束美韓自由貿易區和NAFTA談判,然後開啟美日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美英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等,不排除在2019年、2020年開啟美台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可能。2049 項目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美台商業協會(the 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已經建議開啟美台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其次,投資領域也會被卷入。將中國定位於“戰略競爭對手”,擔心美國在高新技術領域喪失對華領先優勢,在對華“301調查”報告裏指責中國政府對涉及大規模技術轉讓的投資兼並進行指導和幫助,並決定讓美國財政部對中資企業赴美收購技術企業實施更加嚴格的審查。這表明投資領域也將成為“戰場”。兩黨議員聯合發起的《2017年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在2018年成為法律的可能性極大,該法案將擴大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核範圍,納入接近軍事基地的不動產投資、少數股權投資、股權變動等,並將嚴格審核將美國公司的技術和知識產權注入合資企業等非直接投資情形,而且對特定國家將從嚴審查。該法案還首次涵蓋對外交易,擬將CFIUS的管轄權擴大,將美國“核心科技”公司向非美國公司對外轉讓知識產權、專有技術等情形包括在內。同時,美方還可能會擴大“間諜”戰,加強對聘用可以獲取敏感信息的非美國籍員工的審查,收緊赴美相關專業的學生簽證和學術交流,進一步指責“網絡”間諜行為。
最後,不排除戰火燒至金融領域。美國財政部4月份即將出台《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外匯政策》報告,盡管報告將中國確定匯率操縱國的可能性極小,但中國仍將被列入觀察國名單。在此情形下,中國主動讓人民幣貶值,雙方發生“匯率戰”的可能性較小。如果貿易戰升級,中國有可能會“拋售美債”這一武器,但這屬於“殺敵一百,自損三千”的做法,可能性也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不排除朝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持續發酵,美國對華相關企業發起次級製裁,特別是金融製裁,戰火燒至金融領域。
(本文作者 / 羅振興,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副研究員,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相關新聞
中美貿易摩擦加劇
中國對美國12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附清單)
美國“大棒”直指中國這一領域 這次恐又將失算
分析解讀
黨報談中美貿易戰:小個頭成為新巨人後必經的挑戰
人民日報:美別拿中國當借口搞貿易保護主義
林毅夫:美國挑起貿易爭端實為爭取選民民意
何為301調查
揭美301調查真相:中國政府強迫美企轉讓技術了嗎?
揭美301調查:以高新技術投資為由發難源於競爭
責任編輯:張岩
"
评论
谷歌留痕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谷歌留痕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